湖北省英山县简介(英山县各乡镇名称由来)
英山县
英山县东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太湖县交界;南与该省黄冈市蕲春县、浠水县接壤;西与该省黄冈市罗田县相邻,北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霍山县毗连,截至2023年末,英山县常住人口30.42万人。
英山县历史可追溯到古代英国的所在地。宋咸淳六年(1270年),分罗田县东直河乡置英山县,并命段朝立任县知事。此后,英山县历经元、明、清三朝,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划归湖北省黄冈专署管辖。1996年,黄冈市成立,英山县隶属黄冈市至今。周继红等十几位世界冠军都曾在此训练,被誉为“跳水冠军的摇篮”。
英山县因境内的英山而得名。英山因山上有汉朝九江王英布的墓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英山因为外型像老鹰而得名“鹰山”,后谐音为“英山”。
回望历史,英山县的底蕴相当深厚,本文将结合地方志和当地史料来为您讲述京山市各个乡镇的名称由来,其中有些来自史学家的考证,有些来自当地的民间传说,看完之后虽然不至于对家乡完全知根知底,以后茶余饭后也能多几句闲谈~~~
红山镇
红山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建立过红山县苏维埃人民政府得名。
在大革命时期,英山人民创建了苏维埃政权“红山中心县委”,这一政权所在地正是现在的红山镇。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为红山镇赋予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英山县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信息,红山镇在这一时期领导了周边9个县的革命武装斗争,为根据地的巩固、壮大、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金家铺镇
因辖区内金家铺集镇而得名。
石头嘴镇
此地有一小山伸向西河,山前有一大石头,石面约6平方米,得名石头咀。石头咀位于西河东岸,西河流经此地时,因山嘴阻挡形成一个弧形,石头咀往下有个河湾,后有人在此河湾处建居,不久形成集镇,集镇以标识性地理实体石头咀命名。
相传女娲补天时,石头嘴这个地方是一片湖区,那时还没有石头嘴这个名称。湖区东北边有一座大山,山上全部都是石头,石质优良细腻,颜色青蓝。 女娲补天,选中此山之石,派赤脚大仙,专门负责运石,黑石大仙,专门负责采石。两位大仙在山脚下湖边,一个叫干冲地名外安营扎寨。东海龙王见两位大仙,在此干活认真,故暗在湖中放养了很多水生动物,供两位大仙闲时捕捞。
仙人劳作,神机不可外露,两位大仙采石、运石补天必须夜间行事。
一天夜晚,黑石大仙忙于采石,赤脚大仙挑着两个大篓子运石,来回运了十几趟,运到五更时,忽听到湖里浪起,水花四溅,响声大作,赤脚大仙忙用打杵撑扁担停下,想回头看望是何响声,心急一不小心,脚下踩空一闪,扁担被打杵撑断为两节。
后节扁担呼啸飞走,飞到了安徽省岳西县,故岳西有个地方叫扁担铺。
前半截扁担大仙捏在手上,回头见湖里是一只水獭正在追赶一条大鲤魚,赶到湖区北面三条河入湖口处,又恰遇靠湖西,田畈河入湖口,有两只大鹅在河口觅食,见到鲤魚上来,双脚踩水,来与水獭争抢鲤魚。
大仙见状急欲驱赶,忙将手中前半节扁担抛出。赤脚大仙心一慌,脚一蹬飞上天去了,这脚一蹬不打紧,把好端端一条西河踩撇为两半,脚上的草鞋也蹬落在了人间,所以西河在张家咀分叉为两条河,两河之间的山貌似草鞋,英山八景中,“草鞋出自张家咀”,也就是这个来历。
而黑石大仙忙于采石,没有提防,鸡鸣天亮,招致杀身之祸,一声巨响,弄得黑石大仙身首分离,留在了人世,身首变成了石头。头部落在了西河与石头咀陶冲河出口交汇处的沙滩上,沙滩上这块巨石,貌似人头,巨石并有一石缝,这个石缝可容纳十几人,石缝与人嘴一般,石头嘴的来历就是因此石得名。
草盘地镇
英山东河干流上游与西硔河交汇处形成一块冲积三角洲,因河道弯曲,该三角洲近乎于圆形,好似一只大盘子。在开垦之前该三角洲长满荒草,当人们走进该三角洲,打算开垦的时候,就将这块土地形象地命名为草盘地,意为这块土地像一只长满草的大盘子。
草盘地一经开垦,因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很快便显现出勃勃生机,周边居民纷纷聚集于此,渐渐形成集镇,集镇仍然称为草盘地。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雷家店镇境域设立雷店区,这是雷家店镇名称首次在行政区划中出现。随后,该地区经历了雷店公社(1959年2月成立)和雷店区公所(1984年12月成立)等阶段,但“雷店”这一名称始终保留。1987年9月,撤销雷店区。2001年2月,乡镇撤并,将原过路滩乡15个村并入雷家店镇,进一步巩固了“雷家店镇”这一行政区划名称。
至于雷家店镇的名称由来,相传以前有个李姓婆婆在此地开设店铺,家里很是富裕,后来她将家财都献给了当地的圣帝庙。庙里为了答谢她,每年9月13日至9月15日给她做“婆婆会”,李氏婆婆的名声在当地越来越大,人们就将此地称为“李家店”。在当地方言中“雷”和“李”谐音,逐渐的“李家店”误传为“雷家店”。
杨柳湾镇
据历史记载,汉代时期杨柳湾镇境域为英布封疆之地。这表明该地区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较为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关于“杨柳湾”这一具体名称的起源时间,目前尚无确切的史料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杨柳湾镇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变迁。最初由柳溪、水亭两乡合并为杨柳区,后曾两度设区、两度建人民公社。1987年9月,杨柳区被分为杨柳湾镇、三门河乡、土门河乡;2001年1月,这三个乡镇再次合并为杨柳湾镇。在这一系列的行政区划变迁中,“杨柳湾”这一名称始终得以保留并沿用至今。
杨柳湾镇境内属长江水系,东河自尚家山村北入境,由北而南流经该镇,并在境内形成了一片河湾地带。这种独特的河流地形为杨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该地区杨柳成林,景色优美。
关于杨柳湾镇的名称由来,仅从地方传言推测——杨柳湾镇英山东河流域中段分别有一杨树、柳树树干弯曲生长,以致树冠相接,因而得名。
方家嘴乡
英山东西二河会合后称为南河,南河从两河口南流7.5千米,有源出仰天窝的河流来会。在两河汇合处,形成一个狭长的三角洲,且地势较高,这种地形在英山大都被称之为嘴。该三角洲最早由方姓在此定居,故被称之为方家嘴。
因为方家嘴的“嘴”字书写比较复杂,民间和官方时常有人将其书写成“咀”,渐渐地将“方家嘴”书写成“方家咀”就成了约定俗成。旧时方家咀从居民点逐步发展成一个小集镇,且仍以方家咀为名,其名还辐射周边一些村落,成为地片。
1949年,该地区为鸡方乡,这是方家咀乡的前身。1958年,该地区设立方桥公社;1987年,改设为方家咀乡。后来方家咀乡又改名为方家嘴乡
孔家坊乡
相传,昔年有孔姓居民在此地建居,并开设了店铺,为当地乡村集市交易之地。孔家坊乡的名称直接来源于孔姓居民在此地建居并开设店铺的历史。孔姓居民的聚居和集市贸易的兴起,使得该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孔家坊为中心的集市交易之地,进而得名孔家坊。
后孔姓居民迁出,仍沿用孔家坊之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金家铺区在该地建立乡级政权,所在地为孔家坊集镇,该乡以集镇名称命名。1984年撤区并乡,该乡建制保留,并扩大区划,沿用原名。
陶家河乡
陶家河乡地处英山县东北部,东、南与安徽省岳西县交界,西与杨柳镇接壤,北与草盘地镇相邻。境内有陶河和占河两大水系,这两大水系均交汇于杨柳,并注入白莲河。
昔年有陶姓居民在此河边建居,此地河流得名陶家河。后有其他姓居民迁入此地,陶家河之名逐渐广为人知,逐渐成为地片名称。后在此地片中慢慢有人建居,形成了集镇,以此地片为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草盘地区在该地建立管理区,所在地在詹河集镇。1984年撤区并乡,该乡建制保留,命名詹家河人民政府。2001年撤乡并镇,原土门河的胡塆,杨河划入,乡政府迁入陶家河集镇,命名陶家河乡。
南河镇
南河镇位于英山县的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风景秀丽的白莲河畔,与浠水、蕲春两县毗邻。南河镇的名称直接来源于其境内的东西两河口处。这两条河流在此汇合后向南流去,因此得名“南河”。这一河流流向不仅为南河镇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也为其命名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温泉镇
温泉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有三处温泉得名。
另有传说,古时候,温泉镇发生了一场瘟疫,患者十有九死。一位少女不幸染病,不堪忍受病痛折磨,跳入了温泉出水口。少女被人救起后,不仅身上创伤消失无影踪,而且变得神清气爽,越发美丽。
于是,不断有少女跃入“雷池”,在祛除病痛的同时自身容颜也得到蜕变,一时间“天公赐温泉,英山出美女”之说享誉荆楚。到了清朝,时任知县徐玉珂在北温泉建有“乾坤池”,为人们洁身祛病,沐浴美容。
此后英山温泉由“祸”转“福”,过往商贾一洗为快,文人墨客趋之如骛,温泉镇名声大噪,因此得名
据英山县旧志记载,该县古有东、南、西、北四处汤河,“呼沦沦,如沸如嗔,恍炉中之集炭;炎炎腾腾,燠气上升,如亢阳之蒸”,“温泉春景”被列为英山八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