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hrd是什么意思(为什么HRD大多是半路出家?)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7 17:45:17    
以前主流观点认为,HRD是一个杂家,科班HR难堪重任
进一步解释:
1、HRD岗位缺乏标准化
每家公司的HRD的职级高低、职责权限、价值定位不一样,既不像财务总监有准入要求(注册会计师),也不像销售总监市场化程度高(KPI一目了然)。
说白了,HRD缺少一把趁手的尺子来衡量岗位价值。
在企业,经常有业务干部轮岗做HRD,但你很少见业务干部轮岗做财务总监。
2、科班HR有明显短板
科班HR大多没有业务工作经验(不懂业务),也毫无团队管理经验,而人力资源职能除了薪酬等工作,大部分HR工作都需要大量跟人打交道的,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
跟人打交道,解决复杂场景问题,这个在课堂上肯定是找不到答案的,只能靠实践来习得。
除了这个解释,我们还想补充另外一个解释。
HRD大多不是科班HR构成,我们认为,还有一个关键原因。
——国内科班HR缺口太大,供给严重不足。
展开说一下。
1、每年大约缺5-6万HR。
最近几年,根据教育部数据,每年约1000多万大学生走向社会,按照企业100:1(1个HR支持100个员工)大致比例估算,理论上,每年至少需要匹配10万以上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1000万毕业大学生,你可能觉得有很多人考公/考研/出国,不算是真正的就业,补充人保部有另一个数据,2022年,全国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0多万人。
每年一千万多万新增就业,就得有很多HR要做大量面试,大量入职培训等基础工作。
然而,根据教育部旗下“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披露一组数据。
目前,全国共有400余所本科院校、200余所高职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每年这600所个高校,培养人力资源毕业生3.8-4万人,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外,人力资源性别比25:75,职业的性别差异是从供给侧就是开始出现偏差的。
2、优秀HR毕业生就业去向固定。
我们抽样看看几个高校的HR毕业情况。
国内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开设的院系一般是在工商管理学院、经管学院或商学院等,比如南京大学商学院。
有一些历史悠久的,会开设独立的院系,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接下来,简单看看人大,首经贸、南京大学三个毕业学生去向。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人大劳人院历史悠久,行业影响力不用解释。不过,它们一年就大概300-400学生,而且还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和劳动经济学四个专业。

再看一下2021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只有23%的毕业生去了民营企业,近80%人都去了体制内。

人大劳人院官网,还有一篇文章介绍到,每年300多毕业生,只有1/3参加工作。剩下继续读研或出国。


(2)首都经贸大学
根据首经贸招生办的介绍,93年就它们就开人力资源专业,30年累计培养1万人。
首经贸跟人大HR学生规模应该差不多,每年两三百人毕业,但是,只有28%进入企业。


再看一个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劳动保障)的毕业生去向介绍,100%流向了体制内。

(3)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2020届,有723人名毕业生。人力资源管理系占比6.2%,大概40多人。

南京大学商学院,毕业生都去哪里?

去企业只有46%,剩下大部分也都流向体制的国企,高校,机关,科研设计单位。

这个比例看起来高一点,是因为整个商学院有很多热门专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专业,市场就业要比体制好。

小结。

大部分HRD半路出家,既有HRD岗位缺标准化,科班HR短板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科班HR总供给太少,而且,优秀的HR毕业生流向企业就更少,企业只能逼着自己培养。

另外,目前高校培养HR毕业生,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明显滞后企业需求也是一大槽点。

下回在吐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