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谷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种植粟秕谷形成的原因)
导语:秕谷对于农作物的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的内容是关于为何会形成秕谷的几大重要原因。
土壤营养良好和叶部光合作用强,都能够提高饱谷率,高肥者饱谷率占69-77.6%;低肥者只52.3-73.4%。去叶片后,植株则因光合作用的减少,秕谷率由正常植株的20.10-29.75%,增加到44.42一56.72%。在耕作上注意施肥,并促使茎叶生长良好,能使子粒饱满,提高产量。
一、秕谷的形成
子粒灌浆不良,就会不饱满,农民称之为秕谷。秕谷对产量的影响很大,据山西长治杂粮研究所1960年调查,正常年份秕谷率为24.4%;河北省调查常年空壳率在15%左右,严重地块达40%。形成空秕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 花期雨水过大
粟在开花期,因雨水过大,影响授粉,形成空壳,农民叫做"水秕"。其外颖虽色泽显明,但是子实空虚,因此有"晒出米来,淋出秕来"的农谚。
(2) 风害在粟灌浆期间,如遇大风,穗相互磨撞,使稃皮破损,影响灌浆结实,形成空秕谷,农民叫"风秕"。一般风害主要是穗的外部一层,刚毛短的品种为害比较严重。
(三)干旱
因天气干旱,土壤水分缺乏,在灌浆期营养物质合成和进入子粒的速度都受到影响,而形成空壳和秕粒。土壤干旱在穗分化末期到乳熟期都有不良影响,越是后期干旱,形成秕谷越多,所以在灌浆期进行灌水很重要,农民也有"麦浇小,谷浇老"的说法。此时土壤干旱则根系表现吸收活动减弱,叶片自由水含量低,蒸腾作用下降,叶片中还原糖的积累多,而茎、穗部的淀粉含量低,蛋白质等复杂的化合物水解过于增强,营养物质的消耗大于积累,穗部养分积累很少,形成旱秕。
(4) 缺肥
土壤中肥料不足也是造成秕谷的原因,多施肥能减少秕谷率。李东辉报道,每亩施60斤硫酸铵,空秕率为12.3%;30斤者为15.1%;不施者为18.5%。施用磷肥对减低空秕率也有一定作用,每亩施过磷酸钙50斤,空秕率为17.4%;不施和少施者,则分别为18.3%和19%。
(5) 根部的损伤
雨水过大发生的"沤根"和干旱而引起的断根都会造成根部损伤,根是吸收土壤养分的组织,如根部损伤,则影响子粒的灌浆而形成秕谷。
(6) 植株的生育不良
由于裁培不当或自然灾害,使植株生长不良,例如植株生长过密,光照不足等,影响养分的制造而形成空秕谷。特别是植株倒伏,不但造成田间荫蔽,影响茎叶的光合作用,而且因植株的倒折,营养运转也受到阻碍,倒伏者一般空秕率达25-44%以上。
(7) 病虫害
植株为病虫所害,常比一般气候因素和营养条件不良形成的秕谷更为严重。造成空秕谷比较严重的病虫害有红叶病、线虫病、粟灰螟等,有时使一个穗的全部或大部成为空秕谷。粟热病(谷瘟病)、褐条病等各种叶斑病,多数为害叶部,因切断营养运转,也使子粒成为秕谷。这些病害也常为害穗部,支穗梗感病后,养分运转受到阻碍,常形成穗码全为空壳。粟小缘蝽象、黍瘿蝇等吸食子粒浆液,也是增加秕粒的重要原因。
(八)返青
成熟前发生返青现象,会造成子实不饱满。据了解返青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气候条件关系;一种是由于生理机能的变化。前者多是由于粟已到成熟期,因阴雨连绵不能及时收获,已成熟的子粒发生落粒现象,而穗上的潜伏花芽再生,不能结实,只是些秕粒;后者则是由于品种对气候的不适应,特别是远距离引种最容易发生返青现象。如河南林县引种山西品种"毛黄谷",辉县引种"小谷"等都有返青现象,到成熟期一部分子实成熟,而大部分子实不继续灌浆,而成停滞状态,颖壳鲜绿,最后成为空壳,河南农民称为"怔青"或"贪青"。田间施用氮肥过多或气温低、光照不足等,在成熟期也会使植株贪青、晚熟、子粒不饱满。
粟的生育日数长短因品种不同差异很大,早熟种只有60天左右,晚熟种能达130--140天,一般为110天左右。粟各品种的生育日数,因地区变动和耕作条件不同变化很大。因为粟系短日照作物,由较长日照地区改种到短日照地区,或者是延迟播种期,都能缩短总的生育日数。缩短生长日数主要是由于发育阶段的影响使穗的分化提早,因此,缩短生育日数由幼苗到抽穗期比抽穗期到成熟期的缩短日数为多。粟在成熟期间,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对当时灌浆及成熟是有利的;在成熟期间骤然降低气温子实成熟不好,阴雨连绵也对成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