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练达的意思(什么是世事洞明,什么是人情练达)
一、引子
《红楼梦》里有一幅很有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中的意思,人人都知道个大体,无非是说,这为人处事,其实是大有学问、大有文章的,但学问、文章到底有多大,往往就很难具体衡量了。若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找出一两个对标的人物,具体化这“洞明”和“练达”的深不可测,则更是艰难与无措。
因为“洞明”和“练达”要求的是极致,极致的“明”和极致的“达”,故而讲讲容易,若要较真寻找起来,其实很难。但近读唐史,竟就忽然发现了这样一位对标人物,所以忍不住要拿出来理论一番,体味一回,虽是历史故旧人物,却足可以用于现实的职场借鉴。这人便是开唐拜相的裴寂,我以为,其观世事,堪称洞明,其知人情,已臻练达。
二、再小的圈子,再大的江湖,其实都一样,职场打拼的最核心工作就是把你的领导哄开心
裴寂与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有旧交,所以当高祖李渊还未立唐,还在作为大隋的太原留守混江湖的时候,裴寂就与之昼夜宴乐,亲密异常。当时已是隋末,多地暴发民乱,李渊次子李世民也有举兵反隋之意,但却不敢亲口对父亲讲,于是就找到裴寂相商,裴寂当即允诺,并积极谋划。裴寂私下挑选了晋阳宫的宫人服侍李渊,又在陪李渊宴乐酒酣时告诉李渊:你家二公子在偷偷地招兵买马了,想叛隋自立,让你当皇帝。
李渊什么反应?当然是害怕,这么滋润地做着大隋的太原留守、领晋阳宫监,怎么能有这样大不道的想法,这要传出去,还不得诛灭五族。但裴寂又说:我已经让晋阳宫的宫女陪侍了你,这事儿如果泄露出去,也是会被皇帝诛杀的,你看怎么办?现在天下大乱,盗贼遍布,你是守小节被诛杀呢,还是举义兵成大事呢,尽快选择吧。
李渊能怎么选择呢?裴寂都已经替他做了选择。不过,只要你稍加驻想,就不难发现,这裴寂只不过是替李渊做了李渊已经做了的选择,这等祸及灭族的大事,裴寂其实是没有胆量替李渊做主的,他只是深知李渊心理,恰当地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这是他的世事洞明之处。
李渊反了,裴寂立即给李渊进献宫女五百人,并将晋阳宫中的粮草、杂彩、甲胄尽充军用。之后,李渊攻取长安,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任命裴寂为大丞相府长史。
再之后,还不出一年的时间,杨侑这个十几岁的小孩,竟然想禅让皇位于李渊,不想当皇帝了,李渊一再地推辞,裴寂一再地劝进,顺天应命的大道理讲了几箩筐,李渊这才勉强答应,择取吉日受禅称帝,建立唐朝;裴寂由于居功至大被拜为尚书右仆射,成为宰相。裴寂的功在哪里呢?在深知人性,在人情练达,凡李渊心中所想、口中难言,裴寂无不明示朝野,上下活动,竭力促成。
三、可以争功饰过,可以以退为进,职场打拼的终极方法是向领导展示忠心,使你成为他的一部分
裴寂当了宰相以后,与唐高祖李渊依然是关系亲密,李渊从不直呼他的名字,而是以“裴监”称呼,临朝时与其同坐,散朝后还要留在宫中。这满朝文武,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享有这样的待遇。裴寂位极人臣,当然时时刻刻想高祖之所想,为高祖之欲为。在做了宰相的第二年,新朝就遇上了麻烦,隋朝末年地方割据势力之一的刘武周部将黄子英和宋金刚入侵太原,新朝派去迎敌的两个行军主管都战死了,高祖心中很是抑郁。裴监怎么做呢?请缨出战!
裴寂会统兵打仗吗?不会。史书记载,他生性怯懦,既无将帅之才,又乏捍御之策。不会还敢请缨出征、率军征讨?是的!裴寂是深知高祖的,自己会不会打仗是能力问题,主动不主动是态度问题,高祖看重的是态度,所以,必须主动请缨、积极争取。
结果如何呢?结果一点都不出意外,唐军大败,死伤惨重,裴寂狂奔一昼夜才得以脱险,但晋州以东的城镇则全部丢失。裴寂又该怎么办呢?上表请罪!这是最该有的态度,主动地、积极地请罪。罪确实是有的,但会不会被惩处,那就要看高祖李渊的心情了。李渊是否舍得惩处他的裴监呢?裴寂其实是心知肚明,事实是,没有被惩处,即便惩处也是做做样子而已,这当然正是裴寂心知肚明的事情。
搞笑的是,后来李渊还指责他的裴监:我在太原起兵之初,你是有辅佐之功的,我给你的官爵也已经到了极点,但这一次征讨刘武周,给了你那么多的兵力,够多啊,足以打败刘武周的,你怎么就败了,而且还败的这么狼狈、这么彻底呢?难道你就不感到羞愧吗?
看见没有,这是要责罚定罪的样子吗?这分明是在拿已经失去的上千士兵的性命和大量城池在示恩。裴寂自然是知道的,他在后来也做过样子,说:当年起兵太原,我与您约好的,等天下平定之后,我就归隐山林去了,如今四海太平,请您准许我退休吧。弄的李渊泪下沾襟,极力挽留,表示一定要与裴监相偕终老。这裴寂已然是高祖的心高祖的腹了,须臾不可分离了。
四、结语
所以,单在争功这件事上,不要单纯地盯着最终的结果争,真正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的高手,一定争的是过程,争的是态度,最终的结果其实并不一定重要;只要过程真诚、态度真切,哪怕结果是把事情搞砸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客观的原因总是可以一捡一箩筐的,还怕找不到借口和台阶吗?
最后提醒,这职场上的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是有环境要求的,尤其是文化环境上的要求。一般说来,这些功夫只对讲人情的社会、讲关系的文化有用,如果没有讲人情、讲关系的文化背景,反而是时时处处地强调规则、强调法制,那么,再怎样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实际上也难有用武之地的,尤其是,想要达到裴寂那样的人生高度,就更是几乎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