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金箍棒”有多重。
如意金箍棒,是西游记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如意金箍棒本身就是武器,是太上老君炼制,至于如意金箍棒,也是太上老君最初起的。后来被大禹借走治水,也就出现了这一句“大禹治水”根据大禹治水由来,出现第二个名字,天河定底神针铁。
根据西游记记载,如意金箍棒似乎就是为孙悟空准备的,孙悟空去东海龙王处索要兵器时得到的。书中第三回说道:“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底的神珍铁,这几日霞光艳艳,瑞气腾腾,敢莫是该出现,遇此圣也?”“龙王果引导至海藏中间,忽见金光万道。龙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为定海神针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金箍棒亦称“灵阳棒”。
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是一段乌铁(黑色),有星斗铺陈;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并有密布的花纹和龙纹凤篆。
在东海时有斗来粗、二丈余长。后孙悟空将其调整为最适合自己的丈二长短、碗口粗细,平时则缩成绣花针藏在耳内。
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而黄帝内经认为,人一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
“天河定底神珍铁”原是太上老君的作品,后被大禹求得,治水时用做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后为孙悟空所得,成为其打斗的兵刃,又名“如意金箍棒”。
第一段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鬼神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名号灵阳棒一条,深藏海藏人难见。成形变化要飞腾,飘爨五色霞光现。
老孙得道取归山,无穷变化多经验。时间要大瓮来粗,或小些微如铁线。
粗如南岳细如针,长短随吾心意变。轻轻举动彩云生,亮亮飞腾如闪电。
攸攸冷气逼人寒,条条杀雾空中现。降龙伏虎谨随身,天涯海角都游遍。
曾将此棍闹天宫,威风打散蟠桃宴。天王赌斗未曾赢,哪吒对敌难交战。
棍打诸神没躲藏,天兵十万都逃窜。雷霆众将护灵霄,飞身打上通明殿。
掌朝天使尽皆惊,护驾仙卿俱搅乱。举棒掀翻北斗宫,回首振开南极院。
金阙天皇见棍凶,特请如来与我见。兵家胜负自如然,困苦灾危无可辨。
整整挨排五百年,亏了南海菩萨劝。大唐有个出家僧,对天发下洪誓愿。
枉死城中度鬼魂,灵山会上求经卷。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动甚是不方便。
已知铁棒世无双,央我途中为侣伴。邪魔汤着赴幽冥,肉化红尘骨化面。
处处妖精棒下亡,论万成千无打算。上方击坏斗牛宫,下方压损森罗殿。
天将曾将九曜追,地府打伤催命判。半空丢下振山川,胜如太岁新华剑。
全凭此棍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
第二段
“鸿蒙初判陶镕铁,大禹神人亲所设。湖海江河浅共深,曾将此棒知之切。开山治水太平时,流落东洋镇海阙。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长能光洁。老孙有分取将来,变化无方随口诀。要大弥于宇宙间,要小却似针儿节。棒名如意号金箍,天上人间称一绝。重该一万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细能生灭。也曾助我闹天宫,也曾随我攻地阙。伏虎降龙处处通,炼魔荡怪方方彻。举头一指太阳昏,天地鬼神皆胆怯。混沌仙传到至今,原来不是凡间铁。”
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均。
毫无疑问,此物本来就是兵器,因为他的名字是如意金箍棒,在中国古代十八般兵器中就有棒,如意金箍棒这个名字不是孙悟空加上去的,而是孙悟空发现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名字,也就是说,老君练出来是当兵器用,不然也不会叫如意金箍棒;
而因为正好有变大变小的功能,所以被大禹借去兼职当工具。从上面的诗文“禹王求得号神珍”,可以看出“定海神珍”这个名字是大禹起的,与老君无关,老君起的名字是“如意金箍棒”,刻在棒身。可惜今人无知,前后顺序颠倒,以为金箍棒只是工具。
早期的金箍棒在于孙悟空,却绝不仅仅是一件遇神杀神,披荆斩棘的武器而已。金箍棒自从得之于孙悟空,几乎是时刻未曾离身,久而久之,仿佛是猴子一体。被勾魂下地府,酒醒之后,眼看不对,掣开棒子就打;丢在老君炉子里炼,七七难满,出炉便掣出如意棒,打得那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保了唐僧依然是野性难驯:抓小白龙,打;抓猪八戒,打;抓沙僧,不由分说,依然打。五庄观,听几句骂,直接把镇元子人参果树砸了;打六贼,凡夫俗子也动那如意金箍;打白骨,恼到唐僧甚至把美猴王开除。这个时候的孙猴子,还称不得“悟空”,金箍棒,也仅仅是一件浴血的“凶器”。
猴子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是遇到了太上老君思凡下界的青牛;“金箍棒”碰到了道家顶级大神器“金刚琢”,金箍棒遭遇重大对手,两次被套走;可能也是美猴王自得宝物以来,第一次与宝物分离。
可至此以后,美猴王好杀之心却日渐收敛。妖精还是妖精,打杀还需打杀,猴子还要保护唐僧。杀伐之事,却更多的被猪八戒担当。五十五回,写八戒将蝎子精“一顿钉钯,捣做一团烂酱”;六十四回,对树精也是八戒“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棵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筑倒”。特别是六十三回,龙婆被抓,“八戒道:‘正不饶你哩!’行者道:‘家无全犯。——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越接近灵山,孙悟空超凡之态越显,去地府索寇员外之魂时,已经是“十代阎君拱手接,五方鬼判叩头迎”,已经是“千株剑树皆敧侧,万迭刀山尽坦平。枉死城中魑魅化,奈河桥下鬼超生。正是那神光一照如天赦,黑暗阴司处处明。”早先村俗乖张之气全无,已是完全的圣态佛姿。
若照之前,管他妖精鬼怪,少不得猴子“一顿棒打”;那么什么使得猴子性格发生如此转变?
先前,降黑熊怪之时,孙悟空请观世音,便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机锋;菩萨变化成妖精,猴子耍嘴:“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掣棒在手的美猴王,也许永远都不会明白“菩萨妖精,只是一念”;正如屠刀在手,永不能成佛。机缘巧合下,金箍棒两度遗失,终使猴子顿悟何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当“悟空”再度取回这“如意金箍棒”时,屠世刀已成救世杖,却又合了“止戈为武”的无上真谛了。
每每有人喜欢谈论,美猴王自立齐天之时是何等威风,弃道保佛之后又是何等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