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柳腔是什么(即墨柳腔的发展)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1 09:37:21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已有 200余年的历史。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山东的五音戏、柳琴戏等剧种有一定的近缘关系。与茂腔有着亲缘关系,被称为“姊妹花”,同被誉为“胶东之花”。

柳腔旧时被称为“拴老婆橛子戏”;

妇女听起来往往是“针尖扎在手指上,饼子贴在锅盖上,枕头当成孩子抱”;

民谣说:“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

在即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村村有柳腔,人人都会唱”的民谚;

柳腔是即墨的一大“特产”,也是青岛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柳腔起源

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年景不好,水旱虫灾相继袭来,群众生活无法维持。即墨县以西各县的群众背井离乡,四处逃散,来即墨者甚多。因乞讨困难,便利用他们那里的小调,在乞讨时演唱。当地群众称他们演唱的戏为‘周姑子’,即‘肘鼓子’,传到本地又称‘本肘鼓’。柳腔就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雅称为“柳腔”。

柳腔发展

上世纪初,柳腔在青岛市内经常同梆子、京剧等不同剧种同台演出,互相学习,在艺术上日臻完善与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柳腔获得新的发展,先后成立了即墨和青岛专业柳腔剧团。

1950年10月,在市文联帮助下,以原柳腔顺德班艺人为基础,成立了金星柳腔剧团,主要演员有宋洵光(团长)、张秀云(副团长)、张喜云、刘淑琴、管秀兰、李玉莲、范友山、赵敬文、袁秀莲等。1959年6月,金星柳腔剧团改名为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转为国营。1963年剧团由国营转为集体。

1954年,柳腔艺人刘作廉联合即墨西部柳腔艺人组成了即墨民艺柳腔剧团。1956年,剧团转为集体所有制,改名为即墨县柳腔剧团,刘森为第一任团长。

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赴京演出,并三进中南海演出了《赵美蓉观灯》等传统剧目,刘少奇、周恩来等有关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1971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及即墨县柳腔剧团先后被撤销。

1976年10月,即墨县柳腔剧团重新组建,成为这个剧种目前唯一的专业剧团。

1985年,柳腔戏《王三卖鱼》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电视片“鹰像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1989年,即墨柳腔剧团再度进京,演出了自编现代戏《恩爱之间》。

2013年,小戏小品《有事说事》获第六届泰山文艺作品奖;《半个女婿》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国65周年文艺汇演,被评为山东省“百姓最喜爱的戏”。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

柳腔兴衰

从1956年即墨县柳腔剧团正式成立,到1971年被撤销,再到1976年重新组建。在60余年的发展中,它曾有过一年400余场演出的辉煌时期,也曾在十年文革中销声匿迹。80年代中后期,柳腔戏演出市场不景气,不少演员更是纷纷转行。

1989年1月,即墨市柳腔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恩爱之间》,应邀进京演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柳腔与茂腔并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剧种,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也先后莅临即墨,在观看了即墨柳腔的演出后,高度评价了即墨柳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文化部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观赏即墨柳腔之后,也即兴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

1992年,文化部艺术局举办了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即墨柳腔凭借精彩演出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天下第一团”称号;2004年,即墨市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民间柳腔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即墨市文化部授予“柳腔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6月即墨柳腔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即墨柳腔以它独有的艺术魅力为即墨人民赢得了殊荣,已经成为即墨的一张同行古今的“文化名片”。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能表达其生活方式、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它不但是城市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

谁说乡愁无处寄托?乡音浓郁的家乡戏或许就是乡愁最佳的载体。戏音袅袅,长路漫漫,家乡戏的传承与创新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希望会有更多的柳腔戏演员,为后人留住那穿越时空,悠远而美丽的乡音和乡愁。

青岛市柳腔剧团五大头牌

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的进京演出,大大提高了柳腔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青岛柳腔迎来了巅峰时期。“马谭张裘赵”是北京京剧团的五大头牌。青岛人民也为青岛市柳腔剧团评出了五大头牌,那就是“二张宋管刘”,即张秀云、张喜云、宋洵光、管秀兰、刘淑琴。

张秀云

张秀云,青岛市柳腔剧团(前身为青岛金星柳腔剧团)副团长,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享受高干待遇。1928年生人,三岁开始跟养父母学戏(茂腔),五岁登台演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舞台生涯的磨炼,生活环境的影响,她对戏曲的爱好逐渐加深,对戏曲的知识逐渐拓宽,十三岁时已成为台柱子,同年便由茂腔改唱柳腔。张秀云喜爱各种地方戏的剧种,在改唱柳腔戏时吸收了部分地方戏的精髓唱腔巧妙地运用到柳腔的唱腔中,并能与柳腔的曲调相融合,形成柳腔的新板式。

张秀云工青衣、花旦、老旦。在演唱柳腔中的“悲宫”时巧妙地运用了评剧“悲调”中的精典之处,形成她独创的特点。在“大悲宫”唱腔中运用大量的滑音,使整个“悲调”旋律凄楚哀怨,缠绵悱恻,充分表现人物泣不成声的悲切心情。张秀云凭借她那得天独厚的甜美而浑厚的嗓音,演唱得委婉缠绵,特别是“悲调”唱腔悲切苍凉,催人泪下。她还借鉴茂腔中的“反调”融于柳腔中。代表剧目有《寻儿记》、《西京》、《北京》、《观灯》、《谢瑶环》、《朝阳沟》等。

1954年8月,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金簪记》获优秀演员奖,1956年第二届山东省戏曲观摩大会演出《割袍》获演员一等奖。1959年,张秀云主演的《赵美蓉观灯》一戏被选为代表地方戏剧种晋京汇报演出,受到刘少奇、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两次在中南海设宴招待,张秀云与周总理同桌就餐,受到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和对柳腔的肯定。1960年代表青岛市文艺界,出席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代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及合影留念(毛泽东接见张秀云的照片,文革中丢失)。此后,张秀云的柳腔事业蒸蒸日上,达到事业上的巅峰。

进入文革,青岛市各剧团都停戏闹革命,张秀云成为被“革命”的对象。1971年,青岛市柳腔剧团被撤销。七十年代末,青岛市委宣传部决定恢复柳腔剧种,成立即墨县柳腔剧团,组建建团领导小组,张秀云是该组成员之一。1984年张秀云组织成立青岛张秀云柳腔剧团。培养了陈芳、由爱美等一批优秀学员。

张秀云的事业心强,演出非常投入,唱到悲伤之处,总是泪水涟涟。以前的演出条件很艰苦,尤其是下农村演出,寒冬腊月或三伏酷暑,在露天舞台演出是家常便饭,有的舞台是水泥砌成,在三九严寒里演出时身着单薄的服装跪地演唱,一跪就是五六分钟,膝盖被冰得麻木,尽职尽责,从不敷衍观众。她一共生了五个孩子,不到生产的那一刻不下舞台,借助戏装的裙饰遮住凸起的腹部。她从没坐过一次满月,有一次生产第三天便抛下孩子登上舞台。

1995年正月,张秀云于青岛去世。

张喜云

张喜云(1931年--1982年),原名姜云华,祖籍胶县。八岁随姨父母(张凤山夫妇)学习茂腔,十一岁登台,十五岁主演“四大京”“八大记”等戏,后改唱柳腔。青岛解放后,加入青岛市金星柳腔剧团,即后来的青岛市柳腔剧团。戏剧股股长,享受高干待遇。

张喜云嗓音醇厚,咬字清晰,表演潇洒。主攻小生,兼演青衣,与姐姐张秀云搭配才子佳人戏。善演《梁祝》《卖油郎与花魁》《宝莲灯》《天河配》《向阳商店》等剧目。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岛、崂山、即墨、平度、胶州一带,提起柳腔没有不认识张喜云的。她是那个年代青岛地方戏中的当红偶像小生。

戏剧表演学有句术语叫做:“神似者为上,形似者为中,貌似者为下”,张喜云则能把神、形、貌有机结合起来,使所扮演的角色出神入化。

1956年,张喜云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大会扮演《寻工夫》李氏,获演员三等奖。1959年晋京汇报演出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传统戏《隔帘》中饰演的梁山伯,有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发行全国。

身为山东省人大代表、青岛市政协委员的张喜云在青岛市柳腔剧团夭折后,她积极向有关单位和领导反映情况。尽管是不随缘,但她对柳腔艺术的追求、继承和发展,所付出的辛劳使世人难忘。

宋洵光

宋洵光(1916—1975) 原青岛市柳腔剧团业务团长。祖籍即墨市原长直镇范戈庄村人。自幼酷爱柳腔,18岁便与柳腔演员刘森、贾永红等搭班唱戏,专工小生。经常在即墨、平度、莱阳、崂山等地演出。

40年代初,宋洵光至青岛,改唱茂腔,主演小生,兼演老生。与张凤山、李玉香等一起演出。1949年,参加青岛市茂腔剧团。后调至金星柳腔剧团,工老生,兼演花脸,并被任命为该团团长。

宋洵光嗓音洪亮,唱腔韵味十足,知其者,无不高举拇指称赞。他思维敏捷,博闻强识,善于采取众长超越自我。创作、编导的《双女恨》《五女会》,整理改编的《寻工夫》《月墙》《割袍》等传统剧目受到观众的认可与赞赏。

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中,与张秀云合演《割袍》,获演员三等奖,并灌制唱片。1959年,他带领部分演员参加“柳子戏、两夹弦、柳腔晋京汇报演出团”,在北京以《赵美蓉观灯》《割袍》《丹凤关》等剧目,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他还参加过《王克英》《杨立贝》《海防线上》等现代戏的演出。

“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被迫解散,他也受到“莫须有”罪名的折磨,被遣返回乡。1975年10月文化局在他的病房前宣读了对他的平反决定,第二天,病逝,终年58岁。

管秀兰

管秀兰,观众昵称“大兰嫚”,祖籍即墨南泉,1938年生于青岛。出生于梨园世家的她,自幼耳濡目染,从父良师管振民(著名柳、茂腔表演艺术家,工大生、花脸,柳腔第一代代表人物之一)。十二岁进青岛市金星柳腔剧团(青岛市柳腔剧团前身),十三岁登台,得到刘小(刘洪石)、刘嫚(刘德昌)等老艺术家的首肯,十六岁参加山东省戏曲艺术培训班深造。

  管秀兰经典剧照《白莲花》

管秀兰主攻花旦、花衫,兼青衣。其扮相端庄,嗓音甜美亮堂,唱腔悦耳委婉,表演功底娴熟。善演《玉杯记》《半把剪刀》《钗头凤》《秦香莲》《白莲花》《月墙记》等传统剧目及《社长的女儿》《朝阳沟》等现代剧目。特别主演的《白莲花》一戏曾在青岛永安大戏院连续演出月余,场场爆满,观众无不被其花调三大折所折服。1959年进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她主演的《隔帘》《赵美蓉观灯》均由中国唱片社灌制发行全国。1962年在青岛市青年演员汇演中,她演出的《香罗帕》获演员一等奖。

文革时,青岛市柳腔剧团解散,管秀兰被分配永安剧院,后调到金城电影院。文革后,管秀兰强撑身体为柳腔事业奔走,一直到2004年于青岛病逝。

刘淑琴

刘淑琴,柳腔表演艺术家,是当年青岛市柳腔剧团5大名角中目前惟一健在的。刘淑琴喜欢用一种“在路上”的状态形容自己。这一生,她一直奔波在追随柳腔的路上,无论是孩童时候与父亲跟着柳腔的戏台辗转在乡野,还是现在往返于市区的家中和郊区的舞台上。

刘淑琴生于1939年,平度人,父亲是个地道的柳腔迷。11岁的时候,父亲就把她送到当时位于台东的德顺戏院学戏。“那时候,学戏很苦。我每天凌晨4点就要到山上喊嗓子。然后跟着师傅吊嗓、练功。别人上台的时候,我就偷偷在一边学,从念白到唱腔,从文做到武打,再到锣鼓经、倒立、鹞子翻身,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花腔,我都记在心里。渐渐的,师傅注意上了我这个不多言不多语的小姑娘,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唱戏,一字一句地为我抠戏。3年后,我就能唱‘宝童’,16岁的时候就挂头牌唱主角。”刘淑琴说。

还不到20岁,刘淑琴就进入成立不久的青岛市柳腔剧团,与著名柳腔演员张秀云、宋询光、张喜云、管秀兰齐名成为柳腔的五大名角。

这期间,柳腔达到了一个颠峰,《赵美蓉观灯》(又名《卖宝童》)、《寻儿记》、《花灯记》等家喻户晓,常演不衰。柳腔剧团最多的时候有将近100人,一个地方戏种几乎达到了想演就能排出什么的高度。刘淑琴和管秀兰主演的《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才子佳人的完美化身,刘淑琴的小生扮相,不知让多少妙龄少女痴迷,托人说媒要“嫁”给她。往事如烟,现在五大名角只有她一个人健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