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鳍豚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杀死了长江江豚——白暨豚)
白鱀豚: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种水生哺乳动物。“暨”音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睛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主要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与其连通的洞庭湖、鄱阳湖、钱塘江等水域中,通常成对或10余头在一起,喜欢在水深流急处活动,善潜水。白鱀豚是食肉动物,口中约有130个尖锐牙齿,为同型齿。以淡水鱼类为食,常在晨昏时游向岸边浅水处进行捕食。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呼吸时,头部先出水,然后全部露出水面,在水面游动2米后,再入水中。寿命可达30多年。
白鱀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鱀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山姆·特维博士在中国长江沿岸的调查,试图发现白暨豚消失和其它长江物种减少背后的原因。
作为调查白暨豚灭绝可能性的密集调查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在采访长江沿岸的渔民时,发现在鄱阳湖口县港口附近的河岸上有一头江豚的尸体。对死亡动物的详细研究可以提供宝贵的线索,以了解导致白暨豚消失的因素,以及导致世界上唯一的淡水江豚数量持续严重下降的因素。
这不是一个美丽的景象,研究人员被告知这只江豚已经在河岸上躺了大约30天,从现状可以明显看出来。研究人员在鼻子上抹上药膏,以掩盖动物尸体散发出的恶臭,然后开始研究海豚的尸体解剖。幸运的是前段时间经历了极其寒冷的天气,所以江豚并没有严重腐烂。
该动物为成年雌性,体长150厘米。没有任何外部标记表明它被船撞或被渔具缠住。从内脏看研究人员没有发现肋骨断裂或侧面出血表明船只碰撞,或肺部泡沫表明因副渔获物(副渔获是渔业中使用的一个术语,指渔民以其他海洋物种为目标时无意中捕获的动物。副渔获物包括被捕获并放生的动物和因捕鱼作业而意外死亡的动物。)而溺水。这只动物的鲸脂厚度处于健康水平,它的胃里有几条消化不良的鱼,这表明它一直在正常进食,并且在死亡前不久一直在积极寻找食物。因此江豚在死前显然身体状况良好,这似乎是急性和突然的,但没有明显的创伤证据,正如渔具中的副渔获物或船只碰撞所预期的那样。因此这种动物很可能是被电捕杀死的。
电捕鱼是一种非法捕鱼方法,在1990年代在长江地区广泛传播。它通常由不具备“真正”钓鱼技能的人练习,他们在夜间工作并使用蓄电池向河流中发射大量电荷,收集漂浮到水面的任何死鱼。它极具破坏性,致命的电荷可以杀死20米范围内的任何东西,当渔船沿河漂流时,电荷会在水中持续流动。专业的长江渔民鄙视电渔民。然而尽管地方渔业官员告诉我们,他们正在集中精力控制电捕,但他们人员有限,还未能开展全面性的“诱捕行动”或定期调查河段以进行管制。虽然持续开展了一些秘密行动,试图识别河边社区的渔民,但这些行动也非常有限。
随着研究人员从一个河边渔村前往另一个渔村,收集了越来越多关于渔民和地区渔业局在过去几年里看到的其它江豚尸体的数据。研究人员们目前正在分析调查期间收集的所有数据,但似乎江豚的死亡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因素造成的。据研究人员的调查所知,导致海豚死亡的两个最常见的原因是船只碰撞和渔具附带捕获。这两个因素肯定是导致长江江豚大量死亡的原因。早在1892年,一位欧洲观察家就报道说,长江渔民用滚钩长线在水中捕鱼,“有时很不幸地被生活在长江中的江豚钩断了整条线”。在整个20世纪和21世纪,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捕捞强度和与之相关的江豚死亡人数也在增加,长江地区的工业化也导致了船舶运输的大规模增加,使江豚失去了听觉,变成了公路上的死亡动物。
然而,江豚死亡的某些原因比其它原因更明显。非专业渔民更有可能识别由螺旋桨撞击或渔具缠绕造成的海豚死亡,而不是像污染或触电等不太明显的死亡原因,后者不会留下任何外部痕迹。进一步的分析将调查是否有可能从研究人员的采访数据中梳理出这些不同威胁因素的相对影响。
但江豚并不是长江中唯一的鲸类动物,研究人员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调查长江中特有的江豚——白鱀豚的消失情况。